九游j9文章详细信息
【分析】在大英博物馆,我们这样保存与修复女史箴图
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现藏于大英博物馆,两位自大英博物馆的修复员介绍了他们如何照管此画。乔安娜·科谢克介绍了女史箴图在博物馆保存与修复的历史,邱锦仙则介绍了她如何将的修复经验带到英。
乔安娜·科谢克高分辨率的数码副本复制品可供人长时间欣赏
2014年,女史箴图在一个特意做的展柜,以最好的面貌重新在大英博物馆展出。女史箴图于1903年被大英博物馆收藏。在此之前,该画被一些鉴赏家私人收藏,而自此以后,它进入公领域,名声与日俱增。我主要介绍女史箴图在大英博物馆的保存与修复历史,描述我们如何照管此画,以及历任修复师管理员和科学家对该卷结构的看法。女史箴图局部大英博物馆收藏
女史箴图为绢本墨笔设色,通常被看做顾恺之的天才追随者的原创作品。但无论如何,此画在今天已经成为世界名画,其重要性也让保管者有责任在作品的安全性和长久保存以及学术研究和公开展示之前,做出衡。
从记录,我们查到,这幅画已经皴裂,僵硬而脆弱,无法经受摆弄和延展。现在我们知道,除了时间久远的问题,画的脆弱也归因于古代丝织品的织法。此时,我们的同事用手工的方式完成了画作的副本,后者最终帮助我们完成了木刻印模。利用这一印模,数以千计的画卷在1913年做成,并卖出,以供传播和研究随后,在整个20世纪的照片副本也生了和卷册一样的功能。
在制作副本之后,大英博物馆针对此画举行了一系列的专家讨论,并遵循当时的修复实践,决定对手卷重新装裱,并将其展,置于镜框之下。现在,我们可以说,这项决定使画作的条件不再恶化。尽管画面因此与款识分离,造成原作形式的改变,成为了不的遗憾。但是,新装裱保存了画作的所有因素,并使它们维持了最佳状态。
从2009年至2014年,重新记录研究和存放绘画的计划开始实施。技术上的检查包括利用可见光侧光反射紫外光紫外线冷光和反射比检测法,进行高分辨率非侵入性和非接触的成像工作。所获得的形象被应用于构造多层次的断面图,从而放大独特的材料,如断面错层材料损耗层次分离污染和图像修复情况,进而清晰地呈现数代历史修复的情形。该画的丝质层次和纤维结构,以及纸纤维结构都在显微状态下被放大管装。通过在封底网格切出口,20世纪装裱纤维和网格的机构状况得以清晰呈现。这项调查也集思考了针对画作现状的评估和保护方案,际专家团队于2013年召开会议,考虑各种可能的应对措施。
从结构角度看,我们认为,所有古代部件保存良好,只是画作质地偏硬,纤维组织已经松散。因此,我们采取最轻柔的手段固定了丝线弦头,并将画作放进艺术品展示柜,这既便于保存,也便于展览。对纤维暴露危险的考虑体现在新展示柜的设计和组装上。
2014年6月,女史箴图在大英博物馆91A房间再次展出,但是,这幅杰作只能暴露有限时间,而高分辨率的数码副本复制品则可供人长时间欣赏。2015年的时候,谷歌艺术心为女史箴图这件作品进行了图像采集,我们的玻璃盖能够呈现非常清晰的成像形象。我们的博物馆里还有一个触摸屏的展示,可以让参观者把画的细节放大,这样一个交互式的界面也在我们的网站上进行展示。现在,女史箴图这一文化瑰宝能够通过网站向全世界进行展示,大家也可以到大英博物馆看实物,感谢我们的修复师所付出的努力。
乔安娜·科谢克系大英博物馆绘画艺术修复部总监,本文根据她在美术学古画鉴藏与修复际研讨会上发言整理
邱锦仙现在女史箴图非常牢固,一两百年放下都没问题
我1972年进入上海博物馆做裱画师,师从徐茂康华启明学书画修复技艺,1987年有机会到达伦敦后,得到伦敦大学亚非学韦陀教授的推荐,被大英博物馆方部主任罗森太太邀请受聘于修复部工作,也是第一位进入外的博物馆工作的裱画师,至今已在大英博物馆工作29年,从事书画修复装裱工作已经44年。
邱锦仙和同事助手在大英博物馆的书画修复工作室图片源大英博物馆托管会
刚去那里应聘工作的时候,他们想看看我怎样用传统的修复手法修复书画,我第一幅做的就是傅抱石的画,是韦陀教授买的据说是从火里面抢出的作品,交到我手的时候那幅画已经有好几个大破洞,我就用开水在正面洗了下画,洗完把后面的覆褙纸揭掉,揭掉后重新找到补纸,重新托,重新补,补好破洞再全色,全好后这个洞跟原的画心颜色基本上很接,再裱成立轴,这幅画在大英博物馆也展出了几次。他们从没有在正面用热水洗过画,看我洗画洗了五次,都傻眼了。洗好托好后颜色原封不动,这就是我们传统的修复方法,他们很惊讶。
我修复了多少大英博物馆馆藏的古画,现在已经数不清了。它们有女史箴图唐摹本,也有在大英博物馆特展明皇朝盛世五十年出现的紫禁城图,以及赵孟頫的双马图八仙过海和张翀的瑶池仙剧图,从敦煌藏经洞里出的敦煌绢画修复了也有100多张。
再说说我是如何修复女史箴图的。大英博物馆一直对女史箴图很重视,一直在对其做研究,用各种技术上的检查对其成分进行检测。后在工作室存放了6年左右,一直在商量怎么修复这幅画。这幅画距今已经1600年左右,它的丝绸已经皴裂,僵硬而脆弱,绢都变成一丝丝马上要脱落的样子。2013年夏天,大英博物馆召开研讨会,邀请世界各地的学者和专家讨论如何修复女史箴图。结论是,不能重新装裱,只能在原画的基础上进行加固。重新装裱,油纸拿不下怎么办?这张画就毁于一旦了,所以还是采取保守疗法,保留下给它添加物。
2014年2月份确定了修复方案,怎么修理,用什么材料?根据我的经验在上海博物馆,修画师傅通常用面粉浆糊,而大英博物馆认为其的面筋会损害纸张,建议用日本的淀粉浆糊去筋。但用淀粉浆糊也存在问题,就是它很白,时常会留下白色的痕迹。用化学浆糊不存在这种问题,但是化学浆糊的黏度又没有淀粉浆糊那么黏,所以我提出用淀粉浆糊和化学浆糊混合起使用,这样黏度就刚好我此前曾将淀粉浆糊和化学浆糊掺在一起,修复过一幅类似的画,调好后我们就在女史箴图上范围使用了下,真的一点都看不出,他们又很慎重地将混合浆糊带到实验室检验。检验结果是,混合后的浆糊完全合格。我说这个材料本身就是我们裱画的基本材料,根本没问题,所以后用了这个材料上去,效果相当好,于是我们就用这个材料在显微镜下帮女史箴图添加,每天不停地做,做了整整两个月,全都做好了,做出效果非常好,现在女史箴图非常牢固,一两百年放下都没问题。
1914年1918年,大英博物馆修画师斯坦利·李特约翰参考日式折屏的形式,将原本是手卷的女史箴图分成几个独立的部分,装裱在镶板上。重新修复后的女史箴图并未改变此种装裱形式,因为我也认为,如果经常被打开然后卷起,画面反而更容易受损。装裱在镶板上不去碰它,它的表面就不易起皱痕和断裂。
本文由澎湃新闻记者陈若茜根据对邱锦仙的采访整理而成